市集擺攤與品牌突破:Petite Mori小小之森創辦人Melon的手作創業經歷

每次訪談完一位手作創業者,我都會再次確定一件事:這條路上沒有所謂「一步到位」的劇本,只有一邊摸索一邊做出自己的樣子。而這集的來賓 Melon,就是一個很棒的例子。

Melon 是 Petite Mori 小小之森的創辦人。這個品牌,以「袖珍」為主軸,創造出一個小巧迷人的森林世界,但背後,其實是一段從財會工作轉身為創作者的旅程。

上班族媽媽,走進創作森林

在創業前,Melon 是標準的職場媽媽,早上趕打卡、中午吃外賣、晚上還要接小孩、煮飯、洗衣服⋯⋯生活就像在跑馬燈裡跳恰恰。直到有一天,她發現這種「全家一起感冒」的生活品質,根本不是自己想要的。

她原本就愛手作,曾經學過羊毛氈、琺瑯、編織、甚至上過日本黏土證照課程。只是,過去這些都只是興趣,但當她開始認真思考「如果能靠手作過生活呢?」這個念頭,就再也停不下來。

不選擇單一媒材,因為我貪心!

Melon 坦言,她一開始最困擾的其實不是「會不會做」,而是「到底要選什麼來做?」因為她什麼都喜歡。這句話太中肯了,誰說創業就要先有明確定位?有時反而是開始了,才慢慢知道自己喜歡什麼。

後來她選擇了「袖珍」這個主題,原因很單純:因為它可以容納她對各種媒材的熱情。不管是木頭、布、黏土、磁鐵,只要是小小的、可愛的、能創造一個迷你宇宙的,她都來者不拒。

而 Petite Mori 的品牌名,也有巧思:「Petite」代表小巧、「Mori」是日文的森林,一個袖珍又綠意盎然的創作世界就這麼誕生了。

教學現場的快樂,比擺攤賣東西更滿足

在創業初期,Melon 也曾經認真參與市集,販售自己的作品,甚至設計結合實用性的商品(例如磁鐵、飾品),還加上現場體驗課,讓民眾可以邊逛邊動手做。

但後來她慢慢發現:「我真的沒辦法一直重複做一樣的東西。」那種要連做五十個、甚至一百個同樣小物的日子,實在不是她的菜。與其當量產機器,她更愛在課堂上和學生互動,看著他們從零開始做出自己的作品,成就感滿滿!

所以現在她全心專注在教學上:實體課、線上課,還有帶學員從設計課程到行銷招生,一條龍打造屬於自己的教學事業。

學會外在技巧,也得面對內在聲音

不過品牌經營這件事,也不是一開始就很順利。Melon 說,前兩三年她也曾陷入低潮,發現單靠「做好作品」還不夠。因為就算你做得再精緻,如果沒有人看見、沒有人報名課程,那一切都只是自己的感動而已。

於是她開始瘋狂學習,從課程設計、文案撰寫、拍照技巧、社群行銷、直播……什麼都學。她笑說:「我真的超愛上課,進步的感覺很爽快啊!」

但她也意識到一件更深層的事……很多時候,不是技巧不到位,而是「內在心態還卡著」。

比如說,想推自己的課程卻卡卡的、不敢大聲說「我的課超棒!」;比如說,明明想賺錢卻覺得「我這樣是不是在賤賣手藝?」這些內在拉扯讓她開始接觸催眠、NLP、甚至靈氣療癒,從腦科學到潛意識,一步步解開那些自我懷疑的糾結。

不只是創作,更是自我療癒的歷程

Melon 分享,她學習催眠,其實是為了調整自己的創業心態。她說得超有感:「你可以做出很棒的東西,但你不相信它真的好,那別人也會感覺得到。」

現在的她,更理解如何讓教學既專業又能展現真實的自己。她的學生除了學創作,也從她身上學到「怎麼好好相信自己」。

她的線上課程不只是手作技法,更是一套有系統的創作引導,幫助大家從「模仿」到「創造」,發展出自己的風格。她也開設指導他人設計課程與品牌經營的課程,用自身經驗去陪伴更多手作者走上創業之路。

Melon 的故事就像她的品牌一樣,小巧但充滿生命力。創業不一定要一開始就走得很穩,但只要你願意一直調整步伐,最後都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小森林。

如果你也在考慮要不要離開辦公桌,開始追尋手作夢;或是你正卡在經營瓶頸,不知道該怎麼突破,那你一定要聽聽這集 podcast。裡頭還有更多 Melon 說不出口但絕對有料的創業轉折點!

👉 點這裡聽完整故事,Podcast: EP27|市集擺攤與品牌突破:Petite Mori小小之森創辦人Melon的手作創業經歷

分享此文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