刺繡藝術家菲菲-10年手作路,從市集到線上教學的創業故事

你也曾經在辦公室裡坐到懷疑人生嗎?今天這集,我們請到了一位真的「心一橫」就辭職的狠角色 – 菲菲老師,一位從服裝設計師轉戰手作教學、再華麗轉身成為線上課程主理人的創作者。她的故事,沒有心靈雞湯,只有滿滿縫線針法和一點點社恐!?

想聽完整版品牌故事,別忘了去 podcast 收聽喔!

「我不想上班」也是一種創業動力

菲菲的職涯起點,其實和大多數設計科系畢業生差不多 – 在時尚圈裡拼搏過十年,從女裝、童裝一路做到「我不想再上班了」。也因為這樣,她毅然決然辭職,投入手作的世界。

當時手作圈正在起飛,身邊朋友紛紛投入創作,菲菲就這樣被拉進這個「布」得不愛的世界。

擺攤初體驗:內向者的災難現場

很多人以為手作創業就是從擺攤開始,但對菲菲來說,這段過程像是「社恐現形記」。雖然試著販售可愛的小錢包、小包包,但要跟路人熱情介紹產品,實在不是她的風格。沒多久,她果斷宣告擺攤事業失敗,改彎道超車進入教學圈。

教學現場:從社大到救國團,邊做邊學的人間觀察

她的第一堂課,是在救國團與社大開設的手作課。課程內容從嬰兒兜兜、小鞋子、小零錢包開始,慢慢加入刺繡技巧。最有趣的是,菲菲不愛賣材料包,反而鼓勵學生帶家裡現成的布料,資源再利用又能減少成本。

教學設計也不馬虎。她習慣將課程安排成一系列進階模組,從入門到進階,每個階段都能學到不同技能,而且全是手縫(因為她不想扛縫紉機奔波,超實際!)。

刺繡登場:當作品無法變大,就讓它更精緻

因為受限於場地,無法進行機縫大型作品,菲菲靈機一動開始將刺繡融入課程。尤其五六年前正值日本刺繡風潮,菲菲大量蒐書、自己研究,也讓她的作品開始朝精緻、童趣的風格發展。

對她來說,教學最有成就感的時刻,不是學生做出一模一樣的成品,而是能自由發揮出超越老師的創意。她喜歡看到學生「放飛自我」,做出屬於自己風格的刺繡作品。這才是真正有溫度的學習方式。

線上轉型:疫情帶來的強制升級

2020 年疫情來襲,逼得所有人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學模式。菲菲也因此開啟了「雲端手作」新時代。她將課程錄製成影片,讓學生能夠在家自己學習,還意外發現這種方式大受歡迎。

對於習慣面對面教學的她來說,這是一種挑戰“看不到學生做出來的實體作品”,確實會有一點焦慮。但她也慢慢適應、調整,從實體課程的奔波轉為更有彈性的線上經營模式。

靈感哪裡來?從玻璃、紀錄片到水母

菲菲的創作靈感來源廣到你無法想像。除了大量閱讀日本手作書籍外,她也喜歡觀察其他媒材創作,甚至紀錄片也是靈感泉源之一。有一次看了海洋紀錄片,腦中冒出水母的影像,最後轉化成用透明布料製作的夢幻作品。這種跨媒材的轉化能力,才是真職人的功力啊!

成為老師的老師:把舞台讓給下一代

現在的菲菲,已經不再在社大或救國團教課,而是培養出了一批優秀的學生!她自豪地說:「他們現在都可以開課了!」從擺攤社恐到成為教育者,再到轉型為線上教學推手,她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創作路。

如果你也是在手作的世界裡找尋熱情與方向的人,或想知道更多菲菲怎麼從一針一線中織出屬於自己的創業人生,強烈推薦你來聽聽我們這集的 Podcast!

想聽完整的故事?快來收聽這集 Podcast: EP13|刺繡藝術家菲菲-10年手作路,從市集到線上教學的創業故事

分享此文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