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個手作老師背後,都有一個哭到天亮的老闆!

創業前,你以為自己只要做好作品就行;
創業後,你才發現……這條路上,最需要鍛鍊的,
其實是面對各種不舒服的勇氣

今天這篇文章,想跟你們聊聊,
那些我在創業過程中,怎麼從一個怕衝突、怕推銷、怕客訴的小手作者,
慢慢練成一個能面對世界(還能笑著說故事)的人。
(完整心路歷程,記得去聽 podcast 喔!)

從沒有主見,到學會篩選意見

剛開始創業時,我真的超級沒主見。
任何人給我建議,我都會覺得:「欸好像很有道理欸!」、「是不是我應該要聽?」

比如有長輩跟我說:

「你一定要擴大規模,要請人,不然怎麼做大!」

這個建議有錯嗎?沒有錯。
但問題是?我一開始就只想當一人公司,想自己掌控生活步調,不是為了當大老闆。

還有早期開教室時,邀請了幾位很厲害的老師來上課。
後來新老師加入,原本的老師竟然生氣,覺得我破壞了「同品項只能有一個老師」的行規(?)

當時的我又驚又慌,但後來想想:這間教室是我開的,決定權應該在我。

這些經歷教會我:

  • 意見要聽,但要篩選
  • 別人可以有經驗,但只有你最懂你的方向
  • 不要因為害怕衝突,就委屈自己的價值。

耳朵要打開,但有時也要學著「選擇性開關」。

學會面對客訴與負評,不崩潰

早期經營教室,真的各種奇遇都有。像是:

  • 被學生叫「小姐」,要求清理垃圾
  • 客人抱怨廁所髒,結果只是掉一張衛生紙
  • 明明一再提醒「上課禁止攜伴」,結果還是有人帶小孩來,最後小孩在教室裡狂奔
  • 客人因為被拒絕攜伴,轉頭給了兩星負評,還說「對小孩不友善」……

這種時候,真的很想原地蒸發。我也一度因為心累,直接把教室的 Google 地標刪掉,拒絕任何評論。但後來我慢慢明白:

客訴、負評,是成長的養分,不是世界末日。

遇到這些狀況,我學會:

  • 冷靜下來,分清楚是誰的問題
  • 如果是自己的錯,馬上認錯,快刀斬亂麻
  • 如果是客人的誤解,有禮貌地溝通
  • 無法溝通也沒關係,學會放棄不適合的客群

並不是每個人都要喜歡你。
重要的是,留下真正懂你、支持你的那群人。間爆炸,心情也很想原地爆炸。空間風格與營運彈性,也確保教室品牌不會模糊。

學會行銷自己,即使超級不想

要我說,創業最難的其中一件事就是:學會推銷自己
手作人普遍內向,常常心裡想:「讓作品自己說話就好了啦~」但現實是:

如果別人沒看見你的作品,它就像沒存在過一樣。

為了活下去,我硬著頭皮學了超多技能:

  • 基礎的 Canva、Photoshop 修圖
  • IG、FB的短影音剪輯
  • 製作 podcast(從錄音、剪輯到上架)
  • 學廣告投放的基本邏輯
  • 商品攝影,情境拍攝技巧

老實說,這些技能大部分都不是我熱愛的。
但,如果想要讓品牌被看見,沒有捷徑,只能一邊學,一邊做。

我也從「抗拒發文」到「逼自己每天至少一則限動」開始,
不求完美,但至少要出現。

畢竟,努力曝光自己,才有更多機會遇見對的人。

結語:創業,就是一場不舒服但超值得的修行

這幾年下來,我學到:

  • 創業不是只做喜歡的事,而是學會跟不舒服共存。
  • 每一次突破舒適圈,都是一次自我升級。
  • 你會發現自己成長得比想像中快,而且堅韌得多得多。

如果你現在也在創業路上,覺得痛苦、焦慮、不安……
相信我,你並不孤單。
這些不舒服,正是你蛻變的證明。

完整故事收聽

想聽完整的故事?快來收聽這集 Podcast: EP35|每一個手作老師背後,都有一個哭到天亮的老闆

分享此文

error: Content is protected !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