創業這條路,每個人起點都不一樣。
有些人是背水一戰,有些人是興趣使然,一不小心就走進了全職手作的世界。
今天的來賓,是好貨概念實驗室的創辦人-Chili。
從愛上手作,到成立品牌、開設教室、經營材料包,她走了十年,一路跌跌撞撞卻從沒放棄。
如果你正在猶豫要不要從興趣變成事業,這篇絕對可以給你很多靈感。
(想聽完整版品牌故事,別忘了去 podcast 收聽喔!)

從商設到皮革,手作魂一路發芽
Chili的起點很有趣。
她大學唸的是商業設計,主修電腦繪圖,畢業後成為出版社的美編,沒想到因為一本介紹紙膠帶和手帳的書,又喚醒了她內心對手作的熱情。
剛開始,她是從仿真黏土入門的。
後來,因為男朋友(現任先生)翻到一本皮革書,兩個人一頭熱就報名了皮革課。
第一次課程是震撼教育式的硬派教學 – 直接畫版、裁切、手縫,一天內挑戰做完證件套和手提包!
新手嘛,當然做得手忙腳亂,但那種「自己做出來」的成就感,讓她愛上了皮革的世界。

成立「好貨概念實驗室」:從興趣到品牌的第一步
2014年,Chili正式創立了品牌【好貨概念實驗室】。
品牌名字的由來超可愛!
她希望做出自己和客人都滿意的好作品,「好貨」這兩個字簡單好記;
而「實驗室」則代表她對手作的一種精神探索:「每一天都在挑戰自己的極限。」
而且她刻意沒有把「皮革」這個字硬加進品牌名,因為她知道,自己的興趣永遠在不斷延伸變化,不想被侷限。

接案、教學、市集,一個都不放過的手作人生
創立品牌後,Chili一開始是靠朋友們的訂製單累積經驗。
很快地,她也接到手作教室邀請開課,正式開始了手作教學之路。
她跑遍了全台各地的市集:地方小市集、大型百貨市集、甚至國外的香港 JCCAC 和大阪手作市集,幾乎能去的她都沒放過。
「初學時期真的滿腔熱血,市集讓我第一次直接面對客人,收穫了好多真實的回饋,也累積了最早的一批粉絲!」
當然,也因為有了孩子後,市集的步調逐漸放慢,但那段到處奔波的經歷,成為了她品牌的重要基石。

開店夢想:一場又累又甜的實驗
2018年,Chili租下了第一間自己的實體教室,地點在南京三民站附近。
教室裡有展示商品的空間,也開設手作課程,甚至租借給其他手作者共用。
但現實是……
- 租金、水電、人力成本壓力超大
- 有小孩後生活節奏大變
- 2020年疫情爆發,實體活動全面受阻
加上二女兒出生,Chili決定在租約到期時收掉教室,把重心轉回更彈性的工作室+線上課程+材料包模式。
材料永遠都在,房租繼續繳,心態持續崩潰。

線上轉型,材料包拯救了創作魂
早在疫情前,Chili就已經開始試著開發材料包。她非常貼心地設計了:
- 事先打好洞、附針線的皮革材料包
- 加上詳細影片教學
- 讓新手即使沒有專業工具,也能輕鬆完成作品
這樣的設計,不只讓更多人接觸到皮革手作,也成為疫情期間的重要生存策略。
現在,隨著小孩逐漸長大,Chili也正準備推出更完整、系統性的線上課程,希望讓更多人不用出門也能愛上皮革創作。

創業最大挑戰:與自己的速度和情緒共處
一路走來,Chili說最大的挑戰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。
看著同業快速成長、推出新作,她也曾經焦慮、懷疑自己;
特別是有了孩子後,步調變慢,更容易陷入比較心態。
但最後,她學會了轉念:
「每個人的資源和背景不同,我能做的,就是專注在自己真正熱愛的東西上。」
回頭去看,那些帶著開心心情做出來的作品,不只自己滿意,連客人都能感受到那份溫度。

結語:手作,不只是作品,更是人生的堆疊
從出版社美編到皮革職人,從擺市集到開教室,再到育兒與創作兼顧的日常,
Chili的故事告訴我們:
真正的手作魂,不是一下就飛黃騰達,而是一步一步把每一份熱愛,疊進自己的生命裡。
如果你也在手作、創業、轉型、育兒這條路上掙扎,
一定要來聽這集 podcast,我們聊得超真心,也超療癒!